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开展,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逐渐成为新产业革命中的通用数字技术,但是通用技术的扩散通常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产业互联网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物,通过提供海量应用场景与推进生态协同创新体系,可有效缩短数字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扩散时滞,为通用数字技术扩散提供了最优路径。
扩散路径的选择因素
从技术传播方向的角度来看,通用技术扩散是一个双向趋同的过程。但是行业异质性导致通用技术在行业间扩散时方向、速度和程度上的差异,即通用技术扩散的非均衡特征。当这种非均衡特征表现在产业或区域中时,就形成了技术扩散的核心—外围结构。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通用数字技术正在从服务业部门渐次向工业与农业部门渗透。但是由于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其内部具有极其复杂的价值网络和应用场景,因此通用数字技术在向工业部门演进时所面临的局面将比在服务业领域要复杂得多。
通用数字技术在工业行业间的扩散,有赖于各行业的数字化就绪程度和工业化进程。越能生产大规模和高质量数据的行业,其数字化就绪程度就越高,从而越容易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工业化进程越发达,其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就越高,从而越容易采纳新兴的数字技术,即数字技术的扩散程度越高。因此,根据这一逻辑,通用数字技术将率先在数据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间进行扩散,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再次是资源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https://www.imqianbaowallet.cn通用技术在国家间的扩散又被称为广延扩散,国家内的扩散则被称为集约扩散。在新一轮通用数字技术扩散过程中,美国和中国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海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等,TrustWallet官方app下载正逐渐成为新一轮技术浪潮的领导者, Trust钱包官网入口形成以美国和中国为领先国家的核心—外围结构和领导—跟随序列。这一结构序列的国家类型依次是英美法等传统工业发达国家、意大利等老牌发达国家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最后是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和低收入国家。
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通用数字技术扩散将主要受技术相对优势、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兼容性、技术创新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技术相对优势方面,其对技术扩散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常包括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经济利润等。在技术基础设施方面,行业或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越好,通用数字技术的扩散程度也就越高;技术就绪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实现扩散。在技术兼容性方面,技术、组织与文化间的兼容性越高,对潜在采纳者而言其不确定性就越低,通用技术的扩散程度也就越高。在技术创新的认知方面,有49%~87%的技术采纳率差异可以用创新的认知属性来解释。由于认知能力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这也意味着人力资本对技术采纳的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推动作用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早期,通用数字技术扩散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起飞前的临界大多数。临界大多数是通用技术S形扩散曲线中的关键拐点,在此之前,通用技术采纳率发展都会显得很慢,越过拐点要10~ 15年的时间。如何有效缩短到达临界大多数的时间,是通用数字技术扩散的首要问题。二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度低。这主要表现在技术族群内部的不同技术之间以及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之间无法实现协同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之间的速度差异,成为阻碍通用数字技术扩散的第二大问题。三是新技术与旧规则的矛盾冲突。由于新技术的扩散对旧技术范式形成冲击,市场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监管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等难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出现用旧规则来规制新技术的局面,往往对通用技术扩散产生严重的限制作用。
在通用技术扩散达到临界大多数之前,需要恰当的公共政策或制度变革加以推动。一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强制性技术扩散。深入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强化政府作为意见领袖的作用,推动业界达成产业互联网发展共识。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探索新产业新业态的行业自律监管机制。构建统一的产业互联网标准化体系,推动政策、规则与标准的兼容协调。二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尽快出台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明确投资范围与项目清单,建立统一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管理规范。降低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进入壁垒,破除对民营企业进入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隐性障碍或者价格管制。降低企业网络使用成本,加大基站等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工业网络宽带建设,建设超大容量、超高频率、超低时延的工业网络宽带。三是推动产业生态系统构建,优化技术扩散网络。加快数字密集型行业分类研究,明确对数字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支持。完善互联网厂商和传统企业间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攀升。鼓励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发展,支持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内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对技术与产业发展进行合作研究等。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广泛深度合作,实施精准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四是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技术扩散的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定期向社会发布人才需求变化趋势与特征报告。探索新型职业技能认证机制,支持企业对相关人才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构建国际人才合作机制,共建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吸引更多国际高水平专家和高级技能人才来华工作等。五是实施外向型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框架构建。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与贸易,加快出台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体系。推动设立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机构,定期发布全球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研究报告,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国际立法进程与治理框架的构建。